第三章 拜师董夫子
- 最新推荐:
- 剑灵之洪门至尊
- 心理罪
- 【快穿】小少爷靠美貌横行全系统
- 毒医王妃称霸全京城
- 我给反派当爸爸[娱乐圈]
- 港片枭雄从铜锣湾揸fit人开始
- 最后一个阴阳先生
- 和影后妈妈上实习父母综艺后
- 反派肆意妄为[快穿]
- 倒霉蛋的修仙生活
- 蛇女
- 锦衣夜行
- 明天下
- 庆余年
-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
- 灭世武修
- 寒门枭士
- 神话版三国
- 唐砖
- 三国重生马孟起
- 大清隐龙
- 锦衣春秋
颛顼历自秦始皇二十六年施行,至西汉初年于今已有一百余年之久。十月为年初,次年九月为年末。而今冬至与朔旦重合为一日,少年汉武帝也已成长为青年,为表壮志雄心,改年号为元朔。
如今是元朔二年,司马子长自父亲任太史令后,已是做了十三年名副其实的官二代。年方十八,距离那及冠之年,也仅不足两年。
既然当了官二代,自是与龙门山的耕种牧畜生活不可同日而语。虽说十三年间,仍是在龙门山耕读,可此耕读已非彼耕读。彼时的耕读生活是白天种地放牧,西北风沙日日吹得满嘴都是;到了晚上,还要苦苦研读大家典籍,虽不至于囊萤映雪,凿壁偷光,但夜夜看着那不断燃尽的油灯,也是心疼不已,毕竟夜晚失去的灯油,都是一大家子白天辛辛苦苦流汗赚取得来。
而今呢?耕读耕读,自然是以读为主,至于耕?哪家官二代需要去耕?只是读书之余的消遣与锻炼罢了。饮食三餐皆是精致,更不谈每日的瓜果蜜饯,那都是自家老子从京师之地输送过来的新鲜玩意,到了夜晚,更是红袖添香,素手研墨。可这千篇一律的读书日子,过久了也是无聊。无妨!龙门山地处关中,快马奔驰,去趟京师也不消几日。想必家父大人也是不会阻拦的,实在是不行,就借着游学之名体验京城繁华,事了之后,再向父亲大人多背一背那从娘胎里就会的历史典籍。有几次太史令一高兴,又留自己在这京师住了一年半载!
司马子长是万万没想到,上一世过了二十来年清贫日子,如今竟也是大汉天下的官二代,再想想父亲身为天子重臣,和当初京城那些院里的孩子,也不差多少嘛!
可今天的司马子长有些许不舍。武帝一纸圣令,但凡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富商豪门,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,由官府划出居住地。
熟知历史的司马子长知道,这是西汉赫赫有名的“迁茂陵令”。换句话说,文景之治以来,无数富商、豪门崛起,皆在当地落地生根,盘根错节。隐隐有威胁到帝王权威之势,一代雄主眼里如何揉的进沙子?大气魄的刘彻决定把这些富商豪门连根拔起到茂陵,让这个国家游离在京师之外的精英,全部拖家带口,放弃当地人脉与资源,统统住到自己眼皮子底下。
当然了,如此多的豪门举族搬迁,舟车劳顿,武帝许是心觉不忍,朱笔一挥——凡每户迁徙者,补20万钱!多吗?听着是不少了,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半辈子才能赚多少?少吗?富商豪门有苦难言,一些因迁徙所放弃的良田豪宅倒是能补一些,可积攒多年的人脉资源,山高皇帝远的自在,哪一项是这20万钱能弥补的?
太史令大人身为朝中重臣,自是积极响应。一封家书修至龙门山,便令司马子长拖家带口的往茂陵行去。茂陵和龙门山同处关中平原,一处中部,一处西部,相距不远。司马子长全族一路东去,行至酒肆歇息。
落座以后,听得一老人微微叹息,此人身高约莫不高,四尺有余,圆脸长须,头戴方巾,双手拱于胸前,正襟危坐,待饮得一杯酒后,自言自语道:“世人皆知武帝雄才,为表壮志,改号元朔,谁又知此乃天意呢?”
司马子长心有好奇,举杯落座到此人身旁道:“先生有何教我?”
老人笑道:“老朽自言自语,何以教你?”
“这酒肆当下唯有你我,董博士莫不是说给陛下来听?”司马子长故作高深,实则已经是把这位失意之人认了出来。前世身为历史学系的高材生,对这位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董夫子画像再是熟悉不过。
“哦?不知小友乃是何人,在这乡野之地能认得老朽,老朽所言,意指武帝今改年号,原因有二,世人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”
董仲舒自罢官回乡教书,门生无数,似乎对司马子长能认出自己并无太多惊讶,只是自顾自的说道:
“颛顼历法行至西汉,头一次遇见朔旦日与冬至日重合,此乃祥瑞之象。若说为何改元光为元朔,此乃根本,天降祥瑞,帝王自当有所回应,此乃天人感应之举。”
“世人皆知董先生独尊儒术,认为德行乃治国理政之根本。却不知先生有天人感应一说,认为君权神授,以天意制衡君权,再以三纲五常制衡天下,方得大一统局面。”
司马子长语不惊人死不休,竟是借着“先知”身份说出了董仲舒毕生主张,他语气略微顿,举杯饮尽,继续说道:
“先生此乃大义,但也因此得祸,子长坚信终有一日,先生所想必会为君王所取,先生所思必会为万民所懂。”
老者听闻此言,先是一阵惊喜,而后略微恼怒,最后长叹一口气,说道:
“听闻太史令之子自小便熟读《左传》、《春秋》,如今看来不是虚言。子长小友如此了解老夫所想,想必是太史令大人教导有方,这般年纪便精于朝中之事,将来定是朝堂之上肱股之臣,但也小心荒废了学业。”
司马子长说出董仲舒心声,而董仲舒则惊喜于似是遇到同道中人,而后司马子长在这通往茂陵之地自报身份,又点出董仲舒因“天人感应”一说得祸被罢官,董仲舒自是想到主父偃这个无耻小人,继而恼怒。但如今郁郁不得志,也无可解之法,最终一口叹息,像是对太史令之子过于熟稔庙堂之事略带惋惜。
而当初京师连遭大火,官居江都易王相的董仲舒欲上书武帝,想用天人感应来解释几场大火,认为这是上天对武帝的警告。不曾想主父偃趁在董府做客之机,偷走奏本,呈于武帝,武帝大怒,使得董仲舒罢官。加之“迁茂陵令”乃主父偃上书推动,董仲舒联想于此,不禁喜怒形于色。
司马子长顾不上董仲舒心理变化,他只想去攀关系。没错!后世的太史公大人,今时的司马子长,只想和这位将来的大汉权臣套近乎,好使得将来某一天,让董大人帮衬两句,虽然董大人这身子骨扛不到自己出事那年,扛到自己出任太史令那天却是不成问题,到时候自己哭一哭,说不想当那太史令,想来董夫子念在今天,定会向武帝说上两句,如此一来,自己岂不是就能“置身事外”?
想到这里的司马子长倒满杯中酒,猛然站起,双手举杯过于头顶,哗的一下跪下,大声说道:“恩师,请受我一拜!”
饶是以董仲舒这种历经风雨的大儒,见到此举,也是不明所以。司马子长不给董仲舒反应和说话的机会,声泪俱下的继续喊道:
“徒儿自年少便研读恩师公羊学论述,而后又从家父口中得知师父天人三策之说,心生向往敬佩,此生立志要向师父学习,为天地立心,为天地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希望日后可以继续在师父门下学习公羊学和儒家精要,请师父收了徒儿吧!”
好家伙!这是哪朝哪代的说法被你窃用,司马子长你可知羞耻?你当真是想学那公羊学?斯文扫地!斯文扫地!
可董仲舒却不这么想,当听闻这“横渠四句”之时,董仲舒已是拍案叫绝:“徒儿天赋异禀!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!”
司马子长奉过茶后,又自饮了三大杯酒,算是把师徒之名做实。而后,师徒二人便是相互叮嘱起来。
“子长,你才思学敏,出口便可成章,是不可多得之才;为师定会将这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与你,只是你过于热衷朝堂之事,此事过犹不及,一旦惹火烧身,那就是杀身之祸,为师就是前车之鉴啊,将来到了京师之地为官,一定要远离主父偃这等小人。”
董夫子谆谆教诲,以身说法劝导司马子长将心思用到学业上。
“师父,子长一心向学,朝堂之事乃是受家父影响。子长此心只向公羊学说,向儒家道统,并不想继承家业,去做那太史令,日后真到了不得不继承家业那天,还望师父为徒弟做主啊!”
董夫子听闻此言,一时语塞。这是我能管得事吗?但也不好破坏此时师慈徒孝的氛围,只好点头示意。司马子长见此,心中大喜:这预防针打的,技术活儿啊!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我司马子长不相信,从十八岁开始布局此等大事,等到四十七岁那年会逃不脱注定的命运?就算是人力不可及天力,这件事,人力必须可及!
待得气氛消逝几分,董夫子略作犹豫,便拉起司马子长向辇车内走去,毅然决然道:“徒儿,为师今日传你艰深法门!”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dubiqu.com。笔神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
第三章 拜师董夫子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639s 3.7659MB